食魚生染寄生蟲 日本女星腹痛中毒入院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7/05/11 08:00

最後更新: 2018/06/15 17:30

分享:

分享:

魚生愛好者注意!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指,當地因進食魚生或壽司後感染寄生蟲「異尖線蟲」而食物中毒的個案,在10年間急升20倍,單去年就有126宗,甚至有當地藝人亦中招。醫生指,若寄生蟲鑽入身體呈過敏反應,皮膚會出現風疹而痕癢,嚴重者會影響呼吸,甚至休克。

日本《每日新聞社》報道,日本厚生勞働省統計,因感染異尖線蟲(Anisakis)而食物中毒的個案,由07年的6宗急增20倍至去年的126宗。報道指,異尖線蟲最長約2至3厘米,常見於魷魚、三文魚及鯖魚。日本女星渡邊直美今年3月,亦因吃壽司後出現腹痛等食物中毒徵狀入院,其後發現肚內有異尖線蟲。

日本女星渡邊直美。(相片來源:渡邊直美Instagram)

《新英倫醫學雜誌》去年亦指1名日本婦人進食三文魚魚生後發現,其食道與胃部位置,有11條異尖線蟲幼蟲,鉗出後不適徵狀隨之消失。

香港急症科醫學院副院長蕭粵中表示,在本港急症室發現感染異尖線蟲病並不常見,患者通常出現腹痛、嘔吐、腹瀉等食物中毒病徵,「若蟲鑽入身體呈過敏反應,皮膚會出現風疹而痕癢,嚴重者會影響呼吸、聲門水腫,甚至過敏性休克。」

他說,到急症室求診的病人出現相關徵狀,會處以抗組織胺、類固醇等藥物,等入院後再透過糞便化驗等方法確定病因。

魚生刺身是港人最愛(經濟日報資料圖片)

他估計,日本較多出現感染異尖線蟲病,跟當地人飲食習慣有關,「他們多數吃魚生、壽司、涮涮鍋等,過程中或未煮熟食物」。不過,他補充,「吃魚生後,體內或多或少都有寄生蟲,視乎個人免疫系統或進食分量,而誘發病徵」。

食安中心指,異尖線蟲多寄生在海魚、甲殼類和頭足類的海產體內,是其中一種人類經進食魚類,而感染的重要蛔蟲。衞生署表示,本港現時有50種須呈報的傳染病,但異尖線蟲病並不包括在內,故衞生防護中心沒相關數據。

署方補充,一旦感染異尖線蟲病或會出現糞便中帶血液和粘液及發燒,可能需透過內視鏡或手術,將寄生蟲從身體移除。

秋刀魚(經濟日報資料圖片)

香港魚類學會會長莊棣華認為:「點防都防唔晒(寄生蟲)」,不少人覺得吃魚生配上芥辣或豉油可殺死寄生蟲,其實是錯誤想法,「一般寄生蟲於-14℃至-20℃環境才難以存活,相比挪威的水溫,日本、台灣等地海水較暖,所以曾有多次感染寄生蟲病例」。他提醒,不一定是三文魚有寄生蟲,沙甸魚、秋刀魚等都有風險。

秋刀魚刺身(經濟日報資料圖片)

旗下開設壽司店的株式會社董事總經理黃傑龍指,在魚類供應商供貨前,已經過在-20°C冷凍7天或在-35°C冷凍20小時處理,貨品來到食店時,會盡量安排在2天內出售,確保食物新鮮及衞生安全。

沙甸魚亦有機會有寄生蟲。(經濟日報資料圖片)

防止感染寄生蟲

  • 避免進食生或未經煮熟的海產
  • 在可靠及持牌店舖買魚
  • 長者、幼童、孕婦等人士不宜吃魚生
  • 魚類在-20°C冷凍7天或在-35°C冷凍20小時,才能殺死魚內寄生蟲

【其他熱話】 袁國勇:濫用抗生素 食三文魚如吃糞

【其他熱話】食安中心揭吃三文魚吞寄生蟲的真相  腹痛肚痾是徵狀